大眾網(wǎng)
大眾網(wǎng)記者 王一剛 通訊員 潘曉 報道
為踐行濟南高新區(qū)教育文體部“三引導”行動,深化開展“伙伴+”學生成長共同體“夢想同‘萌’計劃”活動,遙墻中心小學積極探索校家社協(xié)同育人新路徑。
為了在汗水與泥土中體驗勞動的甘甜,收獲成長的養(yǎng)分,三(8)中隊的“無敵小組”近日組織了走進田間掰玉米的實踐活動。
田壟變身課堂,小手觸摸收獲
“無敵小組”組長羊其麟帶領(lǐng)隊友來到自家田壟間,羊其麟爸爸化身田間講師,細致演示了掰玉米的訣竅:“一手穩(wěn)穩(wěn)扶住玉米稈,一手用力握住玉米棒根部,向下一壓,再向外一掰!”伴隨著清脆的“咔嚓”聲,玉米棒便應(yīng)聲而落。組員們迫不及待地投入實踐,模仿著剛才的步驟,小心翼翼又充滿干勁地掰下屬于自己的“果實”。田間瞬間洋溢著驚喜的呼喊:“看,我掰下來啦!”“我的這個好大!”
汗水澆灌成長,泥土滋養(yǎng)心靈
收獲的喜悅背后是辛勤的汗水。組員們穿梭壟間專注采收,汗水很快浸濕了衣衫,泥巴悄悄爬上褲腳,一張張小臉卻洋溢著最純粹的笑容。呂英澤擦著汗興奮地說:“我很喜歡吃玉米,今天親手把它從稈子上掰下來,才知道糧食是這樣來的,感覺特別有意義,吃起來肯定更香!”收獲的玉米不僅代表了勞動的碩果,更是組員們成長的見證。
生活即課堂,勞動育新人
“這次活動,我們不是僅僅為了收獲玉米,”羊其麟爸爸總結(jié)道,“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的雙腳踏進真實的土地,雙手觸碰真實的勞作。在出力流汗中,他們體會到‘粒粒皆辛苦’的真諦,感受到收獲的踏實。生活本身就是最深刻的課堂,勞動中蘊含的堅韌、責任與感恩,是書本無法替代的成長養(yǎng)分?!?/p>
此次“無敵小組”的田間活動,讓隊員們感慨良多。 隊員們不僅收獲了誘人的玉米,更收獲了受用一生的精神食糧——對勞動的尊重、對自然的敬畏,以及那份用雙手創(chuàng)造價值的篤定與自豪。
責編:劉佳琦
審簽:路時川
責編:劉佳琦
審簽:路時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