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 海報新聞 融媒體矩陣
  • 山東手機報

  • 海報新聞

  • 大眾網官方微信

  • 大眾網官方微博

  • 抖音

  • 人民號

  • 全國黨媒平臺

  • 央視頻

  • 百家號

  • 快手

  • 頭條號

  • 嗶哩嗶哩

首頁 >學校動態(tài) >職業(yè)院校

山東輕工職業(yè)學院“三個立足”打造“輕言”宣講品牌

2025

/ 03/26
來源:

大眾網

作者:

手機查看

  山東輕工職業(yè)學院立足宣講隊伍建設、內容提升、形式創(chuàng)新,構建“分層培育、多維融合、立體傳播”的宣講新模式,實現了思政教育從“單向灌輸”向“雙向奔赴”的轉變,讓廣大師生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。

立足宣講隊伍建設,構建“多元協同、分層培育”宣講梯隊

  學校以“輕言輕語,貼近青年”為導向,打造“輕言”宣講育人品牌。師生共講。匯聚育人合力,遴選優(yōu)秀教師代表、青年學生骨干,形成多元協同、分層培育宣講隊伍。領導干部突出政治引領、思政教師突出理論闡釋、青年講師突出專業(yè)特色、輔導員突出日常思政、青年學生突出朋輩互助,從不同視角講好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。精心培育。學校通過個人自學、支部互學、專家領學、講堂促學、以賽促學的理論學體系,組織宣講團成員先學一步、深學一層,在宣講團成員中開展分層分類學輔導,切實提高宣講隊伍政治素養(yǎng)、理論水平。實施“青馬宣講骨干孵化計劃”,聯動淄博市委黨校共建培訓基地,聘請全國勞模、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擔任特聘導師,培育青年宣講骨干。能績雙優(yōu)。教師宣講團成員多次在省、市級理論宣講大賽中獲獎,學生在全國“大學生講思政課”大賽中獲二等獎1項、三等獎1項,“映山紅”學生宣講團入選2024年全國大學生沂蒙精神志愿宣講團。

立足宣講內容提升,打造“有根、有料、有趣”的分眾化內容體系

  宣講團通過系統(tǒng)化的研討選題、磨課試講、點評改進等環(huán)節(jié),形成宣講內容閉環(huán)優(yōu)化機制。集體研討。宣講團各層級代表結合自身研究領域和師生關切深挖主題、統(tǒng)一方向、共創(chuàng)案例,進一步明確宣講方向和重點,將理論學成果加以研究闡釋,及時轉化為理論宣講素材。磨課試講。宣講團成員根據不同角色思政教育特點,融合立足各專業(yè)背景,根據不同場景,優(yōu)化語言適配。模擬真實環(huán)境,開展場景化試講、分層試講,不斷增強宣講講稿的針對和時效。點評改進。制定宣講評估標準,進行組內互評、思政教師點評,邀請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,市委講師團等專家指導,切實提升宣講理論高度。最終呈現的宣講內容把握青年話語體系和思維方式,實現主線特色相結合,從“小切口”講“大故事”,實現了“有意義”與“有意思”的結合,做到宣講“有根、有料、有趣”。已形成《長征》系列等主線宣講課程10余個,開發(fā)“齊文化+工匠精神”特色宣講課程庫,打造齊文化系列、絲綢文化系列、工業(yè)遺產系列等特色宣講課程20余個,《思想道德與法治》等三門課程立項淄博市思政“金課”建設名單。

立足宣講形式創(chuàng)新,形成“全場景、環(huán)繞式、沉浸式”傳播途徑

  面對Z世代的青年特征,探索“線上+線下”“全場景、環(huán)繞式、沉浸式”特色宣講形式,打造“視聽說觸悟”立體化宣講空間。搭建“全場景”宣講陣地。宣講活動走進升旗儀式、開學典禮、畢業(yè)典禮等各類儀式,登上情景劇展演、教師節(jié)匯演、跨年晚會等各類舞臺,深入1960絲綢博物館、“三轉一響”博物館、絲綢紋樣展等各類場館,走進操場、教室、“一站式社區(qū)”等各類學生學生活場所,打造“馬扎上的思政課”“行走的思政課”特色品牌,實現“時時、處處”有宣講。打造“環(huán)繞式”宣講場域。線下與焦裕祿紀念館、齊文化博物院共建“大思政課”實踐教學基地,建成VR思政教育中心。線上建設“小青說”云宣講平臺,微信公眾號平臺開設“云”課堂、“云”分享專欄,培育輔導員個人網絡空間,適時推送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,師生宣講視頻、宣講文章,啟動“云端”聯合宣講。創(chuàng)新“沉浸式”宣講形式。創(chuàng)新心理情景劇展演、非遺技藝敘事、直播互動宣講、紅色歷史打卡闖關、辯論賽等特色宣講形式,制作AI數字人宣講視頻,宣講微電影、短視頻、海報等特色宣講作品,通過將“意料之外”的載體與“情理之中”的內容結合,實現嚴肅議題的軟傳達,符合Z世代青年“反說教”但重體驗的認知特征。理論宣講作品獲第五屆山東省大學生創(chuàng)新方法大賽—“AI+思政”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意競賽一等獎1項,二等獎2項。

責編:張明明


審簽:路時川

責編:張明明


審簽:路時川

相關推薦 換一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