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按摩推拿高級班課程
中醫(yī)推拿班課程體系涵蓋內容:中醫(yī)基礎理論、中醫(yī)診斷學、經絡腧穴、推拿基礎、推拿實操手法課:頭部按摩、頸椎按摩、背部按摩、腹部按摩、四肢按摩、腰部按摩、腿部按摩;
實操手法課包括:推、拿、按、摩、揉、捏、彈、撥、點、搖、滾、拍、擊、拔伸等;
(1)手法的命名和分類
(2)推拿禁忌和適應癥
(3)體位的選擇
(4)手法的選擇
(5)力量的運用
(6)時間的把握
(7)手法操作順序
(8)常用保健推拿手法:
擺動類:一指禪推法、滾法、揉法
摩擦類手法:搓法、抖法、振法
擠壓類手法:按法、點法、捏法、拿法、捻法
叩擊類手法:擊法、拍法、搖法、背法、扳法、拔伸法
推拿的基本治法
推拿基本治法可以概括為推拿八法: ?
溫法:“勞者溫之”“損者溫之”,適應于虛寒證 ?
補法:使用于功能衰弱及體虛者 ?
和法:和解之法 ?
散法:“結者散之,摩而散之” ?
通法:“通則不痛,痛則不通”,適應于痛證或經 絡不通所引起的病證 ?
瀉法:為攻逐結滯、通泄大便的治法 ?
汗法:適應于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 ?
清法:以清熱為主要的作用 ?
學習常見50個穴位的治療作用
經穴是十二經脈和任脈、督脈上的穴位總稱,又稱十四經穴 或十四經腧穴,在腧穴學中是主體,多指經絡氣血輸注于體 表十四經脈循行線上的針灸、按摩刺激點。十四經穴的數(shù)目 是單穴52 個,雙穴309個,共361個,另外還有48個經外穴。 全身每個經穴都具有三個方面的主治功能,即局部治療功能 鄰近治療功能,遠端和全身治療功能。
十四經穴中有一些常用的保健穴位,它們不僅具有醫(yī)療 作用還具備保健作用。例如,合谷除可以治療頭痛、手腕腫 痛、全身發(fā)熱外,還可以疏筋活血;百會可治頭痛、頭暈, 還可以增快血液循環(huán),促進新陳代謝,防止頭發(fā)脫落等。
華夏素問中醫(yī)培訓機構?成立于2012年,我們宗旨,注重理論和實用相結合,確保每位學員聽得懂,學得會,用得上,學會就能用,能用就見效,見效就產生經濟效益,我們的學員多年來高達標的就業(yè)*,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辦學特色。我們用優(yōu)質的服務,精湛的技術帶您步入中醫(yī)殿堂。